人民日報:遠離假冒金融App 詳解詐騙行為手法
【摘要】隨著金融機構服務日益轉向手機端,金融App成為許多用戶辦理金融業務的主要渠道。如今,轉賬、借貸、還款、支付,都可以通過金融App輕松完成,但這也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假冒金融App的出現,就直接危害到用戶資金安全。

隨著金融機構服務日益轉向手機端,金融App成為許多用戶辦理金融業務的主要渠道。如今,轉賬、借貸、還款、支付,都可以通過金融App輕松完成,但這也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假冒金融App的出現,就直接危害到用戶資金安全。
近日,浙江警方成功破獲3個涉嫌為假冒App犯罪提供非法短信服務的團伙,抓獲嫌疑人十余名。經初查,上述嫌疑人自今年2月起,共發送假冒App詐騙短信數千萬條,嫌疑人將假冒App下載短鏈接置入短信中,誘使用戶點擊下載,之后通過收取工本費、解凍費、保證金、擔保金等方式實施詐騙。
根據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的監測,截至今年2月底,發現互聯網金融仿冒網站4.81萬個,互聯網金融仿冒App2801個,仿冒App下載量3343.7萬次。由于此類假冒App通常與正規App的名稱、圖標以及功能體驗等十分相近,不少用戶難辨真偽。假冒App詐騙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包括假冒App的開發者、網貸系統偽造者及個人信息販賣者等,需要監管部門、機構平臺、應用市場的共同抵御應對。
從此類詐騙行為的一般手法來看,其欺騙網絡用戶的過程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誘騙下載。詐騙分子利用偽基站仿冒成官方號碼,向用戶發送包含注冊鏈接的欺詐短信,或者通過假冒公檢法、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客服等方式,來引誘受害人下載假冒App。
第二步,實施欺詐。當受害者下載假冒App后,詐騙分子就會通過核實個人信息、進行身份驗證等來套取受害者的銀行卡號、密碼等,或者利用收取所謂的工本費、解凍費、保證金、擔保金等方式,誘導受害者向某些賬號轉賬。
第三步,套取錢財。當詐騙分子獲取受害者的相關信息之后,便直接將受害者銀行卡里的余額取走,或者在收取所謂的工本費、解凍費、保證金、擔保金之后,直接將受害者拉黑。
專家表示,除了機構和監管部門加強應對外,用戶也要注意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和鑒別能力,在使用金融App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一、正規網絡貸款平臺不會在授信審核過程中收取任何費用,所謂關聯認證金、履約保險費、保證金、銀行卡解凍費等都是詐騙分子的托詞。
二、正規金融服務平臺的客服不會通過非官方渠道(個人微信、個人QQ)和用戶聯系,也不會向用戶索要個人信息和驗證碼,出現非官方客服聯系的情況,一定要注意核查對方身份,不要向陌生個人賬戶轉賬。
三、下載App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官方軟件,務必在正規應用平臺下載,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應用供應商、鏈接以及二維碼下載安裝軟件。
來源: 人民日報

金評媒JPM
JPM責任編輯



- 情報 | 百度首款汽車售價20萬左右;小鵬汽車被曝多個部門調整、裁員;京東集團完成認購京東物流股份
- 情報 | 豆瓣、唱吧等106款APP被下架;在線教育學科類牌照即將下發;柔宇科技被曝大規模拖欠員工工資
- 情報 | 北京多區公布第一批學科類培訓機構白名單;金融科技平臺業績上漲;樂視控股再成被執行人
- 情報 | 五部門聯合約談11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唯品富邦消費金融獲開業批復;四家理財子規模已破萬億
- 情報 | 微博在港二次上市;法拉第未來累計虧損約28億美元;年內12省份整治虛擬貨幣挖礦
- 情報 | 新東方涉稅務問題被罰18萬;佳兆業4億美元票據交換要約方案未達成;傳花旗集團已申請中國證券業務牌照
- 一嗨租車再戰IPO
- 情報 | 工信部通報83款問題App;游族網絡回應被新浪財團收購;銀行理財子公司權益類產品發行升溫
- 情報 | 蔚來汽車墜樓兩名試車員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復上市敲鑼儀式
- 情報 | 新東方在美開設中文線上課;字節大力教育再次大裁員;“紅嶺創投”系列案件74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