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含淚”賣飛機,二手市場“新頂流”

首頁 > 觀點 >正文

【摘要】“倒霉”的富豪們著急甩賣自己的公務機,“幸運”的少數也開始拒絕高調,在二手市場撿撿漏就夠了。

  道總有理 原創  ·  2021-12-02 16:45
富豪“含淚”賣飛機,二手市場“新頂流” - 金評媒
作者: 道總有理   

賣豪宅、賣飛機的富豪年年有,可今年特別多。

前幾日,恒大傳來消息,許家印成功向恒大注入了70億的資金,用于復工復產、償還利息等。

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就拿出了70億,“前首富”許家印還是財大氣粗。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除了出售房產,許家印把自己最喜歡的私人飛機也賣了,一架是價值超過2.87億人民幣的灣流G450,另一架也是灣流的舊式噴氣式飛機。不過,許老板手里仍有兩個更貴的飛機—空客ACJ 330以及A319,但它們或許很快就會出現在恒大的甩賣名單上。

今年房地產大佬都不大好過,孫宏斌自己掏腰包無償給融創集團使用,三盛宏業陳建銘名下多套房產和車位在阿里拍賣平臺被拍賣。

與房產相比,私人飛機更像是行業興衰、財富漲落的“晴雨表”,從1995年海南省航空公司購置第一架公務機至今,我國內地公務機的數量不到400架,而這些國內最富有的一幫人已經換了一輪又一輪。

賣飛機的比買飛機的多

去年4月份,成都雙流機場里一架停放的飛機突然被“天降”的異物砸中,導致機翼受損。很快,調查人員趕赴現場,經查明,原來是場外地鐵施工工地的門式起重機爆炸,導致碎裂件飛入場內,恰好砸中了這架價值2.9億元的灣流G550。

砸壞了他人物品就要賠,可代管公司恐怕賠不起1.86億元的修復費用,這個數字超過了新機價格4500萬美元的60%。

飛來橫禍,這位倒霉的機主可以說“完美”詮釋了這個詞,他就是宏達集團董事長劉滄龍。早在2012年,有3位成都富豪入圍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其中有兩位是新晉上榜,分別是以化肥廠起家的劉滄龍和醫藥巨頭闕文彬,排在他兩前面的則是新希望的劉永好。

成都多富豪,但近兩年成都富豪的日子卻不大好過。

2.jpg

去年6月,四川信托突然“爆雷”,多只產品無法正常兌付,而四川信托就是宏達集團的核心資產之一,年底,宏達集團還被采取監管強制措施。同為老鄉,闕文彬更慘。今年,一架灣流G550714日在阿里拍賣,另一架灣流G450715日在京東拍賣,這兩架私人飛機的主人均為四川縱橫航空有限公司,其執掌人就是闕文彬。

不過我們或許不能說拍賣的G550、G450屬于闕文彬,因為這兩架公務機是公司借錢買來的。2012年,國開行向縱橫航空發放貸款用于縱橫航空向美國灣流宇航公司購置2架灣流高端公務機,貸款承諾金額為美元7050萬元。

倒不是闕文彬不務正業,拿著貸款買私人飛機,而是他本身就想踏足航空運輸行業,做高端公務航空服務??墒?,業務還沒做起來,闕文彬就還不起貸款了,到2019年以后更是不斷尋求買家接盤核心資產,其中也包括這兩架公務機,但他沒有許家印的好運,拍賣時引得上千人圍觀,卻無人競拍。

一位從事公務機交易的業內人士稱,一架壽命在35年到40年的飛機,作為公務機在一個機主手里的時間平均其實只有 5、6 年,計算下來,它的全壽命中至少可以換手七次。

現在公務機在富豪之間輾轉的速度更快了。亞翔航空數據顯示,疫情之后,直到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內地賣飛機都比買飛機的多,而且一個新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富豪選擇購買二手飛機。目前我國買家購買二手飛機的比例已經占到60%70%,而2015年全年的公務機買賣中,只有10%左右是二手的。

曾經,擁有一架灣流G450G550,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如今它們越發轉變為一種可以變賣的資產。

富豪開始養不起豪華飛機?

2017年是許家印的高光時刻,年底,2017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和胡潤百富榜上,他以大約2900億元的身價,成為這兩大富豪榜的“雙料首富”。這一年,他經常派他的私人飛機去接送恒大俱樂部的球員,所以廣州的上空時??匆娨患転沉?/span>G550飛來飛去。

由美國灣流公務機制造商生產的灣流G550,早在2003年就已推出,而時至今日它仍是頂級富豪的“標配”,馬云、王健林、陳麗華、張近東等人都被曝光擁有一架灣流G550型私人飛機。2015年,不甘落后的劉強東年初剛帶著奶茶妹妹秀完恩愛,很快就以4億元的價格買了一架更新、更大的灣流G650,看似要壓馬云一頭。

3.jpg

然而,近兩年國內的公務機正在流失,像許家印的兩架飛機,都被美國航空行業的投資者買走。其實疫情之前,我國公務機機隊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了凈流失,兩年內,內地凈流失了 12 架公務機。

國際環境和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富豪榜背后波譎云詭的財富風云,都是影響國內富豪購買公務機心理的核心要素。當然,從內因來看,公務機的維護成本實在太高。

4.jpg

闕文彬的兩架灣流飛機被司法拍賣時,盡管大幅折價“賤賣”,可依然鮮有人問津,一個細節在于這兩架公務機已停飛兩年左右,沒有進行正常維修保養,其適航許證、電臺許可證均已過期。這個時間和四川縱橫航空出現經營異常、資金困頓的時間幾乎一致,此后,兩架飛機直接進入了停飛狀態。

一般來講,一架公務機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維護保養、飛機保險、停場費等屬于飛與不飛都存在的固定成本,而起降費、燃油費等屬于變動成本??梢哉f,一架灣流G550從起飛到降落的每一個環節都在燒錢。

比如飛行員,國內公務機企業早期需要花高薪從國外聘請公務機飛行員,同時花費高昂成本培養本土飛行員,鍛煉駕駛技術、操控不同機型的熟悉程度,以及對機主的服務意識;

再比如機場托管費、起降費,目前全國共有通用機場357座,機場資源緊張,機場托管費、起降費自然也貴,每天都上萬元。相比較而言,美國機場的數量已經上萬,一年的費用比國內要低得多。

當然,這些富豪們可以直接委托私人飛機管理公司管理,可市場上的主流機型算下來每年的托管費用,仍在數百萬至數千萬不等。

限制公務機運維成本降低的關鍵在于基礎設施,而基礎設施這方面很難短時間內改變,畢竟富豪再財大氣粗,也不可能為了停架私人飛機先修個飛機場。

晴雨表:公務機背后的商業沉浮

2015年,可以說是互聯網經濟的一個分水嶺,移動互聯網浪潮之下,阿里和騰訊的移動化成果奠定了新時代的格局,百度的遲鈍也在此時埋下隱患。更關鍵的是,這一年資本助推的合并熱潮,成功造就了滴滴、美團、攜程、58同城等行業巨頭,互聯網創新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豐收時節。

5.jpg

互聯網經濟的繁榮,自然帶來財富的水漲船高,這也是為什么2015年前后斥巨資買下私人飛機的富豪增多的原因。據悉,胡潤百富榜前100名上榜的國內企業家共有28人,他們共購買了41架公務機。

6.jpg

以上就是2015年胡潤研究院發布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候能買得起灣流G550的,還是主要以房地產大佬為主,像王健林、許家印、王文學、郭廣昌等,都在全國房地產經濟的爆發期賺得盆滿缽滿,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但很明顯,原本以地產大佬為消費群體的公務機市場,也進入了馬云、李彥宏、史玉柱等互聯網創業者。

史玉柱尤為重視自己的座駕,開完豪車,開豪艇,后來三次創業翻身,更是直接獎勵了自己一架灣流G550。

史玉柱的這次財富積累來自游戲。2006年,《征途》上線,次年即成為全球第三款同時在線超百萬的網游,單憑這款游戲,史玉柱將公司推上紐交所,身價一夜暴漲至500億,成為當時的首富。當時如火如荼的游戲行業成就了很多富豪,丁磊、陳天橋、馬化騰…

“原來中國內地購買公務飛機的多為房地產商,而這幾年,互聯網公司的老板、游戲行業的老板,以及一些高科技公司80后、90后的富豪,逐漸成為新的主力買家了”,據一位從業者透露。

2014年左右,互聯網經濟一個埋藏著金礦的領域也開始野蠻生長,就是P2P。P2P平臺數量迅速從2011年的50家增長到2012200家左右,并在隨后的3年迎來爆發式增長,至2015年年底大幅度增至3433家,較2012年增長幅度超過20多倍。

具有的金融屬性P2P,比任何一種互聯網商業模式更高速地創造出財富。2017年,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我國新添八名億萬富翁,最富有人群的財富增長快于其他任何地方,其特別提及了聯合創始人顧少豐以及宜人貸創始人唐寧,兩人的資產凈值分別為逾13億美元、9.3億美元。

大概是財富來得太快,互金領域的大佬們異常愛炫富,基本每人平均一架私人飛機。據悉,E租寶丁寧拿9.2億元購買了房產、飛機和豪車,團貸網唐軍名下有兩架私人飛機和40多輛豪車,而網信集團的老板張振新更是一口氣買了4架。

泡沫吹得越大,破碎得也越快。

公務機被認為是經濟發展和行業興衰的晴雨表,行業風口在變,富豪在變,買飛機的群體也在改變。而今年,風口不起,互聯網哀嚎一片,房地產戰戰兢兢,“倒霉”的富豪們著急甩賣自己的公務機,“幸運”的少數也開始拒絕高調,在二手市場撿撿漏就夠了。

未來幾年,私人飛機這一昂貴的座駕,或許富豪們也不敢玩了。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道總有理(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道總有理

歪思妙想創始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

評論:
    . 點擊排行
    . 隨機閱讀
    . 相關內容
    yellow直播在线下载_chinesevideos国产片_免费拍拍拍网站_中文字幕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