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跑在馬拉松路上
【摘要】這些業務伴隨著行業基本面的改善,開始呈現出向好發展的勢頭。

一提起百度,絕大多數人腦海中最先浮現的關鍵詞就是搜索,誠然搜索是百度的發家業務,但經歷了多年風雨的百度也早已不僅僅局限于搜索了。早在2010年,百度就開始探索人工智能,2017更是喊出了“ALL in AI”的口號,現如今百度的AI業務也已經成為了新的增長引擎。
隨著新一輪財報季的到來,百度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績單”。近日,百度發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百度的營收為1245億元,同比增長了16%。其中,第四季度百度實現營收331億元,同比增長了9%;歸屬百度的凈利潤(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達到了41億元。
移動生態穩健
目前來看,百度的三大增長引擎包括移動生態、智能云、智能駕駛與其他增長業務。在移動生態構建方面,百度搭建起了以百度App為核心,以搜索+信息流為雙引擎,以百家號+智能小程序+托管頁為三大支柱的移動生態布局。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百度App的MAU同比增長了14%,達到了6.22億,創歷史新高,百度App的日登錄用戶占比也達到了82%。隨著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如何維系并促進用戶數量的增長,成為不少平臺縈繞于心的大難題,而百度App能夠在此情況下依舊保持著用戶增長,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一方面,推進服務化戰略以滿足不同用戶需求。早些時候,百度App只是單純作為一個搜索工具,當用戶在App上搜尋到自己需要的問題答案之后,百度App的服務也就結束了。隨著服務化戰略的推進,百度App不僅能夠為用戶提供信息咨詢答案,還能夠瞄準用戶搜索背后的服務需求,進一步為用戶提供后續服務。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百度App提供服務類功能次數提高了74%。
另一方面,針對不同用戶群體推出適合其階段的產品,為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在去年四月的萬象2021百度移動生態大會上,百度發布了移動生態的X+Y戰略布局,即“橫向開拓用戶規模,縱向深耕行業垂類”。在開拓用戶規模方面,百度根據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的不同需求,打造了適合該年齡段的軟件產品,以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服務。
比如,面向老年群體,百度推出了“百度大字版App”并上線了“陪伴電臺”功能,降低老年人使用軟件的難度。面向年輕群體,百度推出了“Wonder”App,該產品涵蓋搜索、考研考公、生活服務等諸多功能,全面滿足年輕群體追求效率和娛樂的需要。
除此之外,百度積極擁抱互聯互通打通服務閉環,有效增加了用戶黏性?,F如今,互聯網的互聯互通已經是大勢所趨,百度也積極擁抱互聯互通,同眾多企業攜手,構建開放的互聯網環境,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百度此舉既順應了行業發展趨勢,也有助于打通服務閉環,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體驗。
例如,去年12月,百度宣布推出“超導計劃”,與華為、榮耀、OPPO、小米等眾多手機廠商達成合作,百度的智能小程序能夠在這些合作手機廠商的自帶瀏覽器中實現跨平臺運行。前不久,百度還聯合美團、小紅書、順豐、攜程、知乎等多家企業宣布開啟互聯互通深度合作。
智能云加速
財報數據顯示,第四季度,百度的非在線營銷收入為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63%;2021全年,百度的非在線營銷收入為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71%。而非在線營銷收入的高速增長,則主要得益于云計算和其他人工智能業務的推動。另據百度首席財務官羅戎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百度智能云的四季度營收為52億元,同比增長了60%;2021年實現全年總營收151億元,同比增長了64%?!?/span>
一來,不斷進行研發投入,為百度智能云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底層支持。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百度核心研發費用為221億元,在百度核心收入中所占比例達到了23%;第四季度研發投入為74億元,同比增長了30%。而百度持續不斷的高研發投入力度,也為百度帶來了正向反饋。據IDC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百度已經連續5次位居AI公有云服務廠商第一名。
百度智能云還擁有從昆侖芯片到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的全鏈路自主可控的 AI 技術能力。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飛槳開發者社區已經凝聚406萬開發者,服務15.7萬家企業,開發者在飛槳上創建了47.6萬個模型。
二來,踐行“云智一體”戰略,形成差異化競爭。隨著產業數字化轉型大潮的來臨,云計算領域也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引得各路玩家紛紛布局。面對不乏資金與技術的競爭對手們,百度智能云依然能夠維持著高速增長態勢,自然與其發起的“云智一體”戰略不無關系。
隨著“云智一體”深入各行各業,既助推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也對其自身業務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以工業制造為例,百度智能云深入重慶、蘇州、桐鄉等制造業核心區域,建設技術、人才、資金三位一體的創新生態,為當地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助力。另外,百度CFO羅戎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到,百度智能云業務在多個垂直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交通、制造、能源與公用事業等領域的總營收,都在去年實現了翻番。
智能駕駛領跑
除了下場造車之外,智能駕駛也成為了各方爭相加碼的領域,一場行業拉鋸戰正在持續上演。在智能駕駛領域,百度可以說是一位重量級選手。據悉,百度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提供商。而百度的智能駕駛業務之所以能夠居于行業領先地位,也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
其一,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擁有先發優勢。早在2013年百度就開始探索自動駕駛領域;2017年百度發布了“Apollo計劃”,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軟件平臺,幫助其快速搭建屬于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目前深耕自動駕駛領域多年的百度已取得了亮眼的成績。據悉,百度Apollo已經成為全球最活躍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擁有全球生態合作伙伴超過210家,匯聚全球開發者65000名,開源代碼數70萬行。
其二,率先進行商業化落地探索。自動駕駛可以說是一個高門檻領域,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化落地都是塊難啃的骨頭。隨著自動駕駛領域的熱度不斷升溫、技術的迭代升級,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也成為各方角逐的關鍵點。去年11月25日,百度Apollo率先獲得商業化服務試點許可,并于當天收獲了國內首個自動駕駛收費訂單。
財報數據顯示,第四季度,蘿卜快跑的載人訂單量約為21.3萬單,環比增長近一倍。另外,截至目前,蘿卜快跑已經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長沙、滄州、陽泉8個城市,其中北京、重慶、陽泉三地已經開啟正式收費運營,這也意味著百度的智能駕駛已經開始了商業化落地探索。
百度的馬拉松仍在途中
從各項數據來看,百度整體發展趨勢向好,但不可否認的是百度依然面臨著一些“煩惱”。
一方面,百度的廣告業務增速放緩。盡管百度一直在試圖擺脫廣告公司的名號,但百度的廣告業務依舊在總營收中占據相當大的比重。財報數據顯示,百度第四季度的核心收入為2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2%,其中在線營銷收入為1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2021財年,百度的核心收入為95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21%,其中在線營銷收入為740億元,同比增長了12%。
受大環境影響,不少企業都降低或收縮了廣告預算,廣告行業普遍不夠景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百度廣告業務的發展。另外,如今的廣告主在廣告投放陣地選擇上,更偏向于短視頻、直播等領域,搜索類、信息流類廣告的受青睞程度有所下降,百度的廣告業務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另一方面,自動駕駛商業化難題并未解決。盡管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并且已經開始了商業化落地探索,但這并不意味著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難題已經得到解決。受技術等多方因素影響,當前的自動駕駛運行也是有條件的,對路況、環境、天氣等因素都有所要求。
盡管布局自動領域者眾多,但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尚處于初期階段,這也使得短時間內自動駕駛很難實現大規模落地。百度雖然已經開始探索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但距離實現真正商業化仍有一段距離。
除此之外,長視頻業務的盈利問題依舊難解。隨著版權大戰的開啟,虧損逐漸成為了絕大多數長視頻平臺的常態。據愛奇藝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愛奇藝通過降本增效、節流等策略,已經實現虧損大幅度收窄。財報顯示,2021年,歸屬于愛奇藝的凈虧損為62億元,與2020年同期的70億元相比有所收窄。雖然愛奇藝止住了虧損擴大的勢頭,但愛奇藝何時能實現盈利仍然是個未知數。
另外,百度旗下的愛奇藝還出現了會員數量下降的情況。財報數據顯示,第四季度,愛奇藝的日均訂閱會員總數為9700萬,而2020年同期的訂閱會員數為1.027億??梢娪陀脩粼鲩L依然是愛奇藝所面臨的難題。
就目前情況而言,百度押注AI業務無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盡管百度的廣告業務、長視頻業務和自動駕駛業務仍然面臨著不同的挑戰,但這些業務伴隨著行業基本面的改善,開始呈現出向好發展的勢頭。

劉曠
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