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面臨新的環境指標
【摘要】氣候變化和公司對環境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NFD)宣布了三項舉措,旨在為公司披露與自然相關的風險和機遇制定新要求。
該工作組的框架是評估公司的業績,以引導企業從“自然消極到自然積極”的結果。TNFD在5個國家設有6個咨詢小組,與不同組織建立了4個試點項目伙伴關系,并與世界各地的土著和當地社區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
隨著氣候變化對世界各地的環境造成影響,公司面臨著提高業績的壓力。
可持續性是許多投資者心目中的首要問題,公司還必須應對不明確且瞬息萬變的法規。
TNFD聯合主席Elizabeth Mrema在路透全球市場論壇上表示,每年有10萬億美元來自大自然,“大自然對企業來說是一種財務風險”。
該組織的工作組正在與工業和金融機構協商,建立衡量生物多樣性目標的指標。它預計將在今年通過2020年后
該框架的一個指標將要求私營部門重新調整和重新定向每年產生的價值5000億美元的有害補貼。
建議公司開始考慮他們計劃如何在不對客戶體驗產生負面影響的情況下滿足指標,并建立基礎設施來支持他們的努力。
在一個混亂的市場中,社會情緒的迅速變化比新法規的出臺還要快,企業在處理這個問題時需要仔細考慮。企業為這些要求做好準備的最佳方式是承認并理解與自然相關的風險將如何影響企業的未來。
Z世代投資綠色
年輕一代在支持企業時也在關注環境。數字財富管理公司Apex Fintech的一份報告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Z世代希望投資于更綠色的未來。
電動汽車在年輕投資者青睞的可持續發展公司中越來越受歡迎。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Nasdaq: TSLA)、Rivian(Nasdaq: RIVN)、Lucid(Nasdaq: LCID)和蔚來(NYSE: NIO; HKEX: 09866; SGX: NIO)躋身Z世代前100名。
特斯拉勁敵Rivian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獲得了超過850億美元的估值。盡管還處于早期階段,但首次亮相使該公司與通用汽車(NYSE: GM)齊名。
在這一點上,氣候變化和公司對環境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公司從各個角度面臨的壓力有望扭轉大公司的可持續商業實踐。
來源: capitalwatch.com

金評媒JPM
JPM責任編輯

